当前电脑技术发展至哪一代,所谓的新生代指的是什么概念?
新生代指的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段地质时期。
自恐龙灭绝后,中生代结束,新生代由此拉开序幕。新生代可分为三个纪:古近纪、新近纪以及第四纪,共计七个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被称为新生界。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点,随着生物界逐渐呈现出现代面貌,因此得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
新生代(Cenozoic Era)大约始于六千七百万年前,一直延续至今。新生代时期,地球的面貌逐渐接近现代,植被带分化日益明显,哺乳动物、鸟类、真骨鱼和昆虫共同统治了地球。新生代可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第三纪又可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
扩展资料:
吉南龙岗地区发育大量新生代火山岩,是了解辽东—吉南新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龙岗地区植被茂盛且剥蚀严重,地表调查难以获得准确的火山构造及空间分布等相关信息。
本文利用龙岗地区头道溜河附近的航磁资料,对原始数据进行化极、垂向导数等频率域数据处理,结合龙岗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研究的其他资料,对龙岗地区火山岩的航磁特征以及典型地区航磁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表调查揭露火山机构困难的环境下,利用航磁数据对火山机构的识别及恢复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方法;同时可以通过航磁异常的分布特征,推断多期次火山岩的空间分布特征。
初步研究分析龙岗新生代火山机构航磁异常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特征,一类外部表现为环形串珠状正异常包围着不规则椭圆状的负磁异常;二类外部由多个不规则串珠状正磁异常组成,环形异常整体表现为负异常区,但中心区域叠加了两个强度较大的正异常。以上两类异常的特征与不同的火山及岩浆活动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知网--吉南龙岗地区新生代火山机构恢复及地质特征——基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生代
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分析,成都涌现80后网络创富新势力
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分析,成都涌现80后网络创富新势力
受访人:成都密密麻麻网创始人
获奖:2006年10大财经风云人物新锐奖
邵晨:我从“互动”中获利
邵晨,是历年“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中最年轻的候选人,但这位24岁的小伙子已在网络中闯荡了5年,在成都圈子中颇具盛名。
19岁就担任命运的“掌舵人”
邵晨曾先后创办了近10个项目,经历了四次公司倒闭,直到最近两年才步入正轨。
2002年,19岁的邵晨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空调行业门户网站——中国制冷在线。但一年后,邵晨在发展思路上与外聘管理层产生严重分歧,邵晨决定退出。将股份变现后,他去了杭州,那里有他最崇拜的马云。他没能见到马云本人,却意外发现了浙江都市网,这家专门提供吃喝玩乐服务的网站居然做成了浙江第一大生活门户。当时西部尚无一家类似网站,便决定把这个模式复制到成都。
“成都都市网”创办后很快就吸引了数千商户和数万网民加入折扣服务体系。2004年底,成都都市网开始盈利,并一度跻身全国都市网4强。
让生活都变成2.0
2005年3月,邵晨已在圈内赢得了“网络西南王”的称号,褒义是“他的网站在当地称王”,而贬义却是“未能在全国开花”。他从成都都市网抽身后,花了一个月研究携程和分众的成功经验,很快推出了“密密麻麻圈网”,定位于城市互动生活消费,这是目前新兴网络2.0的代表。与之相似的杭州口碑网,已被阿里巴巴以近6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
“传统网络是接受式,而2.0更加互动。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已经全面互动化了。所以密密麻麻圈网做的就是把生活互动内容落到实处。”
据称,“密密麻麻圈网”提供的消费信息已覆盖20多个领域,配合DM杂志的拓展、建立消费俱乐部等,已成为最受成都年轻人欢迎的本土网站之一。通过合资运作,“密密麻麻圈网”相继落地重庆、广州、杭州,全国会员数量已增长到30万,今年预计将扩张到全国10个城市和马来西亚,其营收规模和扩张速度在中国同类网站中居前列,并在四川web2.0概念网站中首批实现大规模盈利,也是少有的跨省大规模投资运营的公司。
对话:细节“堆成”能量
记者:2006年你最得意的是啥?
邵晨:去年底参加东方卫视“创智赢家”真人秀,我作为唯一的成都选手直接进入48强训练营。得不得奖倒无所谓,关键是凭此机会能够和同全球投资公司频繁接触。
记者:2006年最让你难忘的是啥?
邵晨:去年5月全国网商大会在成都召开,马云有句话让全场哗然:“80后创业者会有95%无声无息地死掉,4%在死的时候会冒一个泡泡,只有1%的人会成功。”我当时怎么也笑不起来,领着团队开了一夜的总结会。我说,“我们就把创业当成玩游戏,但一定要狠命地玩。我们情愿在香港、上海或北京冒个泡,也不能憋死在成都。虽然我们现在还很平凡,但每一个细节积累起来就能爆发巨大能量。”当时大家都哭了,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记者:如果用一句话,你对年轻人创业有何建议?
邵晨:每天早晨照镜子,别看自己帅不帅,漂亮不漂亮,而要看比昨天成熟了一点没有,能否具备承载金钱和大任的能力。
记者罗曙驰
四川互联网人物志-邵晨:不知疲倦的80后创业者佳伦访谈
邵晨也是通过donews了解的,邵晨在donews西南版相对比较活跃,在上海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大名,在成都2.0聚会上第一次感受了他的风采。激情而又加理性的演讲让大家都刮目相看,当时一直以为这么丰富的工作经验年龄一定不小,后来才知道年仅24岁不到岁,就有13个项目的创业经历,更是让我重新审视这位不知疲倦的80后创业者。邵晨在成都互联网及整个互联网的圈子都是很活跃的,“成都网站手拉手”的一次活动真正拉开了成都互联网同行之间实际的商务合作。而在积极的与外省同行的交流中也树立他们密密麻麻的行业地位,前一段跟一位天津的朋友聊天竟然也知道成都有个邵晨,而那个时候邵晨的项目还仅仅是面向成都本市。4年创业13个项目运做的经历给了他很宝贵的经验也积累下最重要的财富--稳定的运营团队。在我个人对他的采访中提到他的创业经历他这么说:“做了很多项目,有电子商务、网络媒体、会员增值服务等,很多因为选择错了资金,没有找到很好的合作伙伴,浪费了很多时间”,马云曾经说过,要学习千万不要学习那些成功者,去学习那些失败者。因为成功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样的,而失败却各有不同,相信这样宝贵的经验给他新项目的运做提供很重要的参考。在提到为什么选择成都创业的时候,他说:“成都创业成本比较低,而且比较熟悉,在沿海竞争那么大的情况下,来成都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我做的是消费,当然这个休闲城市很适合我们的发展”,邵晨在川大读书来自浙江,讲着一口地道的四川话让人一时无法判断他到底是哪的人,真正的融入四川也是他成都创业的一个重要砝码。目前邵晨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密密麻麻的生活社区中,据他反映目前密密麻麻已经进入了良性的运做中,基本实现自负盈亏甚至还有部分赢余,目前的运营主要是做会员服务。当然他也在积极的寻找投资为密密麻麻网的全国扩张做准备。每次大家在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问邵晨是不是东北人,因为他的豪爽和热情,让我这个正牌的东北人不禁汗颜。邵晨这种激情也同样感染着他团队的每一个人,上次重庆之行与密密麻麻的另两位员工的交流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创业型公司在初期是很容易形成这样凝聚力的但是能把这样的凝聚力保持四川确实很不容易,这与邵晨一直保持着高昂斗志的性格是分不开的。相信他和他的团队会越做越好。下面引用我对邵晨采访时候他对两个问题的回答,相信对大家会有一些启示:1.个人经验总结,如果运营网站?
邵晨也是通过donews得知的,邵晨在donews西南版较为活跃,在上海期间便听闻了他的盛名,在成都2.0聚会上首次领略了他的风采。充满激情且富有理性的演讲让众人刮目相看,当时一直以为他如此丰富的工作经验年龄必定不轻,后来方知他年仅24岁,却已有13个项目的创业经历,这让我重新审视这位不知疲倦的80后创业者。邵晨在成都互联网及整个互联网领域都十分活跃,“成都网站手拉手”的一次活动真正拉开了成都互联网同行之间实质性的商务合作。而在积极与外省同行的交流中也确立了他们密密麻麻的行业地位,前一段时间与一位天津的朋友聊天,竟然也知道成都有个邵晨,而那时他的项目还仅限于成都本市。4年创业,13个项目运营的经历给了他宝贵的经验,也积累下最重要的财富——稳定的运营团队。在我个人对他的采访中,提到他的创业经历,他这样说道:“做了很多项目,有电子商务、网络媒体、会员增值服务等,很多因为选择错了资金,没有找到好的合作伙伴,浪费了很多时间。”马云曾经说过,要学习千万不要学习那些成功者,去学习那些失败者。因为成功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样的,而失败却各有不同,相信这样宝贵的经验给他新项目的运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提到为什么选择成都创业时,他说:“成都创业成本比较低,而且比较熟悉,在沿海竞争那么激烈的情况下,来成都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我做的是消费,当然这个休闲城市很适合我们的发展。”邵晨在川大读书来自浙江,讲着一口地道的四川话让人一时无法判断他到底是哪的人,真正融入四川也是他成都创业的一个重要砝码。目前邵晨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密密麻麻的生活社区中,据他反映目前密密麻麻已经进入了良性运营中,基本实现自负盈亏甚至还有部分赢余,目前的运营主要是做会员服务。当然他也在积极寻找投资为密密麻麻网的全国扩张做准备。每次大家在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问邵晨是不是东北人,因为他的豪爽和热情,让我这个正牌的东北人不禁汗颜。邵晨这种激情也同样感染着他团队的每一个人,上次重庆之行与密密麻麻的另外两位员工的交流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创业型公司在初期是很容易形成这样凝聚力的,但是能把这样的凝聚力保持到四川确实很不容易,这与邵晨一直保持着高昂斗志的性格是分不开的。相信他和他的团队会越做越好。下面引用我对邵晨采访时候他对两个问题的回答,相信对大家会有一些启示:
1.个人经验总结,如果运营网站?
我坚持踏踏实实做项目,不要仅仅为了人气。项目一定要有用,有生活、商务上的利用价值。
2.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把工作再做扎实一些,做出更稳定的收入模式,稳步扩张。成都冒出80后网络创富新生代(截选)
当常人眼中的“80后”还代表着浮躁和幼稚时,这个词却悄悄地与财富结了缘。事实上,一批二十岁出头的互联网精英正在“批量制造”着传奇,同时创造着一个新的财富群体——“80后”。“80后”这一财富新生代的崛起,正在颠覆传统;“80后”们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创富模式也慢慢浮出水面,并为人们热切关注。今天,我们就把目光投向成都的几个“80后”,看看他们有着怎样不同于其他群体的创业故事和真实生活。网络“西南王”今年24
24岁的邵晨早已尝到了淘金的甜头并在互联网圈子里获得一个雅号:“西南王”。过去4年,邵晨做过13个网络项目,有一半成功,且在西南市场占有率居高。
邵晨在红瓦寺某商住楼买了一个写字间。“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有30多个年轻人在为其创建的“成都都市网”和“密密麻麻圈网”效力。坐在与员工没区别的CEO座位上,邵晨能够望见对面的母校四川大学。中途辍学的他至今没拿到毕业证,但这并没妨碍他最近被母校奉为“十大创业之星”回校演讲。
1999年,邵晨进入川大。出身于浙江宁波一商业世家的他对做生意兴趣浓厚。进校不久就到三星中央空调去打工做销售了。打工阶段,邵晨就起了触网创业的念头。“当时,我在一家全国性的空调制冷网站上做信息发布,看到申请会员还要交费,我想与其向别人交钱,不如自己也来赚钱。”就这样,自学了8个月如何建网的邵晨筹了4000元钱,和5个朋友搞出了“中国制冷在线”,把川大学生宿舍弄成了办公室,在床边架起笔记本电脑就开干。创业1年,邵晨笑称“只赚了点工资”。尽管项目一度在行业网站中排前,可由于对资金把握不当,2003年网站宣告“破产”。邵晨遂转向做旅游业网站,帮旅行社在网上代理散客招商。“最火时,一天就收入5000元。”然而邵晨还是认为这种小打小闹赚钱太慢。更重要的是,这种项目的门槛太低,很快就会有实力雄厚的替代者出现。于是,邵晨回到互联网创业氛围更浓的浙江。当时,浙江都市网让他眼前一亮——他决定利用网站易于聚集人气的优势,吸引网民成为收费会员到合作商户处进行折扣消费,网站从中提取佣金赢利。
就这样,克隆浙江都市网的成都都市网于去年初建立,很快吸引了3000商户和数万网民加入折扣服务体系,其中最多的是娱乐夜场和美食两大领域。操办着“成都粉子”每月网上评选的邵晨认为,成都与美女、生活质量、时尚的紧密联系,正是都市网的沃土。“浙江都市网投资了800多万元,而我们只花了20多万元,就在全国都市网中排名第4。”邵晨透露,本地一家大型集团收购成都都市网的谈判已到最后阶段,估值可上百万元。
如此,复制浙江都市网的成都都市网于去年初成立,迅速吸引了3000家商户和数万网民加入折扣服务体系,其中以娱乐夜场和美食两大领域为主。负责“成都粉子”每月网上评选的邵晨认为,成都与美女、生活品质、时尚的紧密关系,正是都市网的肥沃土壤。“浙江都市网投资了800多万元,而我们仅花费20多万元,就在全国都市网中排名第4。”邵晨透露,本地一家大型集团收购成都都市网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估值可达上百万元。
邵晨今年初还在成都推出了新型网络社交平台“密密麻麻圈网”,短短数月便吸引了1万多成都网民,建立了“成都粉子”、“同城约会♀”、“食字军”、“夜成都派对”等100多个圈子,定期聚会,消费指向性强,活动结束后网站又开设专区让会员进行聚会服务点评,扩大了商家的口碑效应,这种模式吸引了众多成都商家的兴趣。
邵晨算了一笔账:“圈网”在一个城市的活跃会员若达到1万人,每人每年的吃喝玩乐消费若为3000元,按10%的返佣计算,网站就有300万元/年的收入,十个城市就是3000万元/年。“目前已有几家风险投资公司对此表示浓厚兴趣,目前最重要的是尽快扩大现金流规模,我们不能只局限于成都。”邵晨透露,他不久将进军广州。
记者的话
打破网络新一代三个“80后”创业的故事,仅仅是财富新生代的缩影。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去年底四川总网站数为14769个,占全国网站数量的2.1%。“成都互联网界实在有太多高手。”邵晨估计,成都至少有20家以上的网络公司年利润达到20万元,无需风险投资或上市就能过得很好。成都数字娱乐软件园负责发掘团队的李静女士透露,在最近软件园推出的“创业团队”计划中,许多报名者都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新秀。
在调查中,记者深刻感受到,这批“80后”财富新贵有许多共同点:尽管年轻,但他们目标明确、有主见,敢于打破常规,不怕失败;他们在业内一线至少摸索了2年以上,有成熟的商业盈利模式,善于利用风险投资壮大自己;他们善于创造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有着远大的发展目标,能激发员工才能,不靠高薪就能吸引高手为其拼搏;他们的学历不一定很高,但他们善于学习。
上述三个团队都承认一点:与90年代末涌现的第一代四川互联网商人相比,“80后”确实幸运,他们没有经历过网络泡沫带来的痛苦,恰好借鉴了前辈们留下的经验教训,目前互联网正处于第二轮热潮,市场环境好了很多——他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代。“80后”的出现,让原本互联网产业不是很发达的成都,有机会在许多方面与北京等一线城市一较高下。在一个名为“捌零年后聚集地”的成都网络圈子里,有一句“开圈语”让人印象深刻——“这里是80年代人聚集地,我们最活跃,我们夹在困难与幸福之间。我们是怎样的一群人,让世界去说吧,走我们自己的路。”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