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改写为:解读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详览存款准备金率变动记录表
存款准备金调整概览表
对于存款准备金调整的精确数值,许多人都并不十分明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查阅一下存款准备金调整概览表。
今年以来,我国分别在1月18日、2月25日和5月10日分三次提升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另外,央行于10月13日还对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民生等六家银行实施差异化提升存款准备金率。
提升后,相关银行准备金率升至18%的历史最高点,粗略估计,可一次性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三千至四千亿。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在一个月内实施一次加息、两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反映出对当前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的忧虑。
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再度将存款准备金率提升0.5%,自2021年12月25日起开始实施。
【拓展资料】
一、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即为存款准备金率。
二、自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整节奏在历史上极为罕见。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提升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亦是央行年内第六次提升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降低。
三、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贷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降低。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减少。反之,亦然。
四、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障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
五、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六、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从形态上看,超额准备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如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