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起实施缴纳的养老保险,国家关于农民工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具体政策是怎样的?

我国对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具体规定如下:

依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9号)等相关法规,城镇各类企业员工、个体经营者及灵活就业人员,包括农民工在内,均需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合同制员工,在与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将保留其养老保险关系,管理其个人账户并计息。若重新就业,则应继续或转移养老保险关系;或根据省级政府规定,经农民合同制员工本人申请,将其个人账户的缴费部分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若重新就业,则需重新参加养老保险。农民合同制员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其个人账户的全部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相关规定如下: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文件中的相关条款:

(十六)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根据农民工最迫切的社会保障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优先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要适应流动性大的特点。

(十七)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所有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并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在农民工发生工伤后,要做好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支付工作。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支付费用。

扩展资料:

养老保险是以保障老年人生活为目标的,通过再分配手段或储蓄方式建立保险基金,支付老年人生活费用。其实施具有以下作用:

有利于保障劳动力再生产: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劳动力群体的正常代际更替,老年人退休后,新成长劳动力顺利就业,保证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有利于社会的安全稳定: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养老保险保障了老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社会相当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参加养老保险,意味着对未来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预期,消除了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焦虑,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老保险

版权声明:
作者:a351910080
链接:https://www.mlfjj.com/111832.html
来源:每日生活客户端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