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财务报告价值:高效解读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技巧
②ABC公司2002年度的营业利润比2001年度提升了986000元,增长幅度达到了37.7%。这表明公司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③2002年公司的销售开支大幅攀升,增长比率高达56.1%。这将直接影响到公司销售利润的同步提升。
④ABC公司2002年度发放股利150000元,较上一年增长了20%。现金股利的大幅提升对潜在投资者来说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二、财务报表分析技巧之二:财务报表纵向分析
横向分析实际上是对不同年度的会计报表中相同项目进行比较分析;而纵向分析则是相同年度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率分析。纵向分析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采用“可比性”形式编制财务报表,即将会计报表中的某一重要项目(如资产总额或销售收入)的数据作为100%,然后将会计报表中其他项目的余额都以这个重要项目的百分率的形式作纵向排列,从而揭示出会计报表中各个项目的数据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相对意义。采用这种形式编制的财务报表使得在几家规模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比较成为可能。由于各个报表项目的余额都转化为百分率,即使是在企业规模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各报表项目之间仍然具有“可比性”。但是,要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必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几家企业都必须属于同一行业,并且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报表编制程序必须大致相同。
仍以ABC公司的利润表为例分析如下:
①ABC公司销售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2001年度的65.4%下降到2002年度的63.2%。说明销售成本率的降低直接导致公司毛利率的提升。
②ABC公司的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从2001年度11.1%上升到2002年度的13.4%,上升了2.3%。这将导致公司营业利润率的降低。
③ABC公司综合的经营状况如下:2002年度的毛利之所以比上一年剧增了37.3%,主要原因是公司的销售额扩大了28.9%,销售额的增长幅度超过销售成本的增长幅度,使公司的毛利率提升了2.2%。然而,相对于公司毛利的快速增长来说,公司的净利润的改善情况并不理想,原因是销售费用的支出失控,使得公司的净利润未能与公司的毛利同步提升。
三、财务报表分析技巧之三:趋势百分率分析
趋势分析看上去也是一种横向百分率分析,但不同于横向分析中对增减情况百分率的提示。横向分析是采用环比的方式进行比较,而趋势分析则是采用定基的方式,即将连续几年财务报表中的某些重要项目的数据集中在一起,同期年的相应数据作百分率的比较。这种分析方法对于提示企业在若干年内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相当有用。趋势分析首先必须选定某一会计年度为基年,然后设基年会计报表中若干重要项目的余额为100%,再将以后各年度的会计报表中相同项目的数据按基年项目数的百分率来列示。
下面,将趋势分析的技巧运用于ABC公司1999——2002年度的会计报表,以了解该公司的发展趋势。根据ABC公司的会计报表编制如下表格。
ABC公司1999——2002年度部分指数化的财务数据
项目 1999年度(%) 2000年度(%) 2001年度(%) 2002年度(%)
货币资金 100 189 451 784
资产总额 100 119 158 227
销售收入 100 107 116 148
销售成本 100 109 125 129
净利润 100 84 63 162
从ABC公司1999——2002年度会计报表的有关数据,我们了解到,ABC公司的现金额在三年的时间内增长了将近八倍!公司现金的充裕一方面说明公司的偿债能力增强;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公司的机会成本增大,公司大量的现金假如投入资本市场,将会给公司带来可观的投资收益。另外,公司的销售收入连年增长,特别是2002年,公司的销售额比基年增长了几乎50%,说明公司这几年的促销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低于成本的增长幅度,使公司在2000年和2001年度的净利润出现下滑,这种情况在2002年度得到了控制。但从公司总体情况来看,1999——2002年间,公司的资产总额翻了一倍多,增幅达127%。相比之下,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尽如人意,即使是情况最好2002年,公司的净利润也只比基年增加了一半多一点。这说明ABC公司的资产利用效率不高,公司在生产经营方面还有许多潜力可挖掘。
四、财务报表分析技巧之四: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财务比率分析是将两个有关的会计数据相除,用所求得的财务比率来揭示同一会计报表中不同项目之间或不同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之间所存在逻辑关系的一种分析技巧。然而,仅仅计算各种财务比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应将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作各种维度的比较分析,以帮助会计报表使用者正确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结构和经营决策。财务比率分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使各个不同规模的企业的财务数据所传递的经济信息标准化。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使得各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及行业标准的比较成为可能。举例来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和苹果公司(Apple Corporation)都是美国生产和销售计算机的著名企业。从这两家公司会计报表中的销售和利润情况来看,IBM要高出苹果公司许多倍。然而,仅仅是笼统地进行总额的比较并无多大意义,因为IBM的资产总额要远远大于后者。所以,分析时绝对数的比较应让位于相对数的比较,而财务比率分析就是一种相对关系的分析技巧,它可以被用作评估和比较两家规模相差悬殊的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有效工具。财务比率分析根据分析的重点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类:①流动性分析或短期偿债能力分析;②财务结构分析,又称财务杠秆分析;③企业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④与股利、股票市场等指标有关的股票投资收益分析。
财务比率剖析是财务报表剖析的至关重要环节。财务比率剖析是将两个相关的会计数据相除,通过所得的财务比率来揭示同一会计报表中不同项目间或不同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的一种剖析方法。然而,仅仅计算各类财务比率的作用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应对计算得出的财务比率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剖析,以帮助会计报表使用者准确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结构和经营决策。财务比率剖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使不同规模企业的财务数据所传递的经济信息实现标准化。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使得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及行业标准比较成为可能。以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和苹果公司(Apple Corporation)为例,这两家公司都是美国知名的计算机生产和销售企业。从两家公司会计报表中的销售和利润情况来看,IBM要远高于苹果公司。然而,仅仅进行总额的比较并无太大意义,因为IBM的资产总额要远远大于后者。因此,分析时,绝对数的比较应让位于相对数的比较,而财务比率剖析正是一种相对关系的剖析方法,它可以作为评估和比较两家规模悬殊的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有效工具。财务比率剖析根据剖析重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类:①流动性剖析或短期偿债能力剖析;②财务结构剖析,又称财务杠杆剖析;③企业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剖析;④与股利、股票市场等指标相关的股票投资收益剖析。
1.短期偿债能力剖析。任何一家企业要想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手中必须持有足够的现金以支付各种费用和到期债务,而最能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是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1)流动比率是全部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即: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是将流动资产剔除存货和预付费用后的余额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是一个比流动比率更严格的指标,它常常与流动比率一起使用以更准确地评估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一般来说,流动比率保持在2:1、速动比率保持在1:1左右表明企业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事实上,没有任何两家企业在各方面的情况都是一样的。对于一家企业来说预示着严重问题的财务比率,但对另一家企业来说可能是相当令人满意的。
2.财务结构剖析。权益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通常能够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当企业通过固定的融资手段对所拥有的资产进行资金融通时,该企业就被认为在使用财务杠杆。除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债权人外,该企业的所有者和潜在的投资者对财务杠杆作用也是相当关心的,因为投资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受财务杠杆作用的影响。衡量财务杠杆作用或反映企业权益结构的财务比率主要有:(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通常来说,该比率越小,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该比率过高,表明企业的财务风险较大,企业重新举债的能力将受到限制。(2)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权益总额。毫无疑问,这个倍数越高,企业的财务风险就越高。(3)负债与业主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该指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受到的保障程度越高。反之,说明企业利用较高的财务杠杆作用。(4)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该指标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条件,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企业若要维持正常的偿债能力,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大于1,且倍数越高,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也就越强。一般来说,债权人希望负债比率越低越好,负债比率低意味着企业的偿债压力小,但负债比率过低,说明企业缺乏活力,企业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的能力较低。但如果企业举债比率过高,沉重的利息负担会压得企业透不过气来。
3.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剖析。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最优配置,运营效率是衡量企业整体运营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水平。而盈利能力是企业内外各方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因为利润不仅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取得利息的资金来源,同时也是企业维持扩大再生产的重要资金保障。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意味着它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反映企业资产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1)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账款净额;(2)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3)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净额÷固定资产净额;(4)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额÷平均资产总额;(5)毛利率=(销售净额-销售成本)÷销售净额×100%;(6)经营利润率=经营利润÷销售净额×100%;(7)投资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总资产周转率×经营利润净利率);(8)股本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投资报酬率×权益乘数)。以上八项指标均是正指标,数值越高,说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意味着它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4.股票投资收益的市场测试剖析。尽管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对于投资者的决策来说至关重要。然而,潜在的投资者要在众多上市公司中做出最优决策,仅依靠股票市价所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不同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以及派发的股利金额等都不一定相同,投资者必须将公司股票市价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有关信息综合起来分析,以便计算出公司股东和潜在投资者都十分关心的财务比率,这些财务比率是帮助投资者对不同上市公司股票的优劣做出评估和判断的重要财务信息。反映股票投资收益的市场测试比率主要有:
- 股票投资回报的市场验证分析。尽管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估值对投资者的决策至关重要。然而,潜在投资者需在众多上市公司中做出最佳选择,仅凭股票市价提供的信息远远不够。由于不同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数量、实现的净利润以及派发的股利金额等可能存在差异,投资者必须综合分析公司股票市价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以便计算出公司股东和潜在投资者都十分关注的财务比率,这些比率是帮助投资者评估不同上市公司股票优劣的重要财务信息。反映股票投资回报的市场验证比率主要有:
① 普通股每股净利润=(税后净利润-优先股股息)÷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通常,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预期利润的增长都会使公司的股票市值上升。因此,普通股投资者总是对公司所报告的每股净利润充满期待,认为它是评估一家企业经营业绩以及不同企业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② 市盈率=每股现行市值÷普通股每股净利润。一般来说,经营前景良好、很有发展前途的公司的股票市盈率会上升;而发展机会不多、经营前景暗淡的公司,其股票市盈率通常较低。市盈率是广泛用于评估公司股票价值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一些潜在投资者来说,可根据它来分析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并在不同公司间进行比较,以便最后做出投资决策。
③ 派息率=公司发行的股利总额÷公司税后净利润总额×100%。同样是每股派发1元股利的公司,有的是在利润充足的情况下分红,而有的则是在利润紧张的情况下,勉强支付的。因此,派息率可以更好地衡量公司派发股利的能力。投资者将自己的资金投资于公司,总是期望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而股票回报包括股利收入和资本回报。对于常年稳定的着眼于长期利益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希望公司目前少分红,而将净利润用于公司内部再投资以扩大再生产,使公司利润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而公司实力地位增强,竞争能力提高,发展前景看好,公司股票价格就会稳步上升,公司的股东们就会因此而获得资本回报。但对另一些靠股利收入维持生计的投资者来说,他们不愿意用现在的股利收入与公司股票的未来价格走势去打赌,他们更喜欢公司定期发放股利以便将其作为一个可靠而稳定的收入来源。
④ 股利与市值比率=每股股利发放额÷股票现行市值×100%。这项指标一方面为股东们提示了他们所持股票而获得股利的回报率;另一方面也为投资者表明了出售所持股票或放弃投资这种股票而转向其它投资所具有的机会成本。
⑤ 每股净资产=普通股权益÷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每股净资产的数额越高,表明公司的内部积累越是雄厚,即使公司处于不景气时期也有抵御能力。此外,在购买或公司兼并的过程中,普通股每股账面价值及现行市值是对被购买者或被合并的企业价值进行估算时所必须参考的重要因素。
⑥ 股价对净资产倍率=每股现行市值÷每股净资产。倍率较高,说明公司股票正处于高价位。该指标是从存量的角度分析公司的资产价值,它着眼于公司解散时取得剩余财产分配的股份价值。
⑦ 股价对现金流量比率=每股股票现行市值÷(净利润+折旧费)÷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这一比率表明,人们目前是以几倍于每股现金流量的价格买卖股票的。该倍率越低则意味着公司股价偏低;反之则表明公司的股价偏高。
总之,近年来大量的经济案件告诉我们,企业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来欺诈投资者的现象越来越多。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说,阅读财务报表时如果不运用分析技巧,不借助分析工具,而只是简单地浏览表面数字,那就难以获得有用的财务信息,有时甚至还会被会计数据引入歧途,被表面假象所蒙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WTO后,将面对国际上的竞争对手,与狼共舞的年代已经到来,企业间的兼并和个人投资行为越来越普遍,财务报表使用者只有在阅读财务报表的同时,利用分析技巧对企业公布的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从中获得对经济决策更有用的财务信息。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