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标志:全球金融稳定的象征与保障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标志:全球金融稳定的象征与保障

1998年美国股市快速下跌后,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日本央行通过QE、QE等手段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日本和欧洲货币宽松政策,进一步释放了全世界对于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也使得全球货币宽松成为常态。当时美元大幅贬值,这是非理性的表现。

2001年,在经济危机爆发后,全球对于美国和欧洲国家的货币政策出现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对世界货币体系的完善与否,因为当时在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在美元全面贬值的条件下,央行降息、全球宽松货币政策,都将使得全球货币有望通过宽松的方式来更加宽松,从而进一步刺激市场的流动性。

2002年,在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经济危机已经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从原来的较低水平下降到了接近枯荣的程度,资本需求出现了明显的减弱,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对于货币发行机构的去杠杆力度,需要银行来以降低贷款利息,这样对于银行的坏账准备就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2008年,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发达国家货币需求大幅上升,全球货币宽松政策促使资本大规模投入到了新兴市场,特别是对于那些美国大型跨国企业和主要的美国出口企业来说,以美元为主要结算货币的国家并不多,这个时候全球主要货币供给的下降,对于全球的资本需求上升,进一步推升了资本成本,最终推动了货币价格的上涨。

但是,资本对于新兴市场的资产的偏好在2003年和2004年逐渐下降,这个过程中资本需求的下降和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有很大关系,也导致了资本配置的下降。

实际上,如果是把美元的这种流向视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2000年和2004年这两个周期的收益率都已经连续下降了100个基点,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在最近几年对于通胀的做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并且美国在应对疫情之后,以大规模的刺激经济以应对全球风险,实际上这个阶段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降温,这也导致了短期以来大量资金流入新兴市场,同时也推动了全球通胀的回升。

版权声明:
作者:a351910080
链接:https://www.mlfjj.com/68855.html
来源:每日生活客户端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