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至2028年利率趋势预测:揭示未来二十年银行储蓄利率变化趋势图

未来20年银行储蓄利率走势图

未来20年银行储蓄利率将持续走低。观察过去30年内的我国、美国、日本的储蓄利率走势图,不难发现,利率走低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甚至日本已经步入负利率时代。30年前,人们习惯于10%的利率,20年前,习惯于5%的利率,如今,我们已经习惯了2%的利率,那么,面对0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时代,我们还能适应吗?

我国利率的历史演变

自1949年以来,以一年期存款利率为标准,我国的利率走势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52-1954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利率水平极高,接近15%,但这一状况仅持续了三年。

1955-1979年,改革开放前,利率总体呈下降趋势,1955年为7.92%,1979年为3.96%。

1980-1988年,改革开放初期,物价上涨,经济起步,利率开始逐步上升,到1988年已上升至8.6%。

1989-1993年,利率大幅攀升至10%以上,1989年的五年期存款利率甚至超过了18%,但即便如此,通货膨胀率仍远高于存款利率。

1994-1996年,利率逐步下降,并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下降速度急剧加快,到2002年达到当时的历史最低点。

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逐渐复苏,2004年开始进入上升通道,但2008年金融危机再次导致低利率,但很快又回升,直至2014年再次下降。

2015年10月,利率下调至历史最低水平,至今仍保持在较低水平。

扩展资料:

基准利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并制约着其他利率。在我国,基准利率主要是指再贷款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和再贴现利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

我国基准利率是指央行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报价工作中试运行的基准利率,这是18家信用等级较高的报价行以拆借利率为基础,每日对各期限资金拆借品种的报价所形成的基准利率,自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每日对外发布。

央行将不断完善利率生成环境,将其培育为“中国基准利率”,为中国金融调控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控创造条件。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率放开的顺序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基准利率

版权声明:
作者:a351910080
链接:https://www.mlfjj.com/109101.html
来源:每日生活客户端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