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入门攻略:简单明了地告诉你IPO究竟是什么
IPO,通俗而言,即首次公开发售股份(Initial Public Offering),简称为IPO。
首次公开发售股份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向公众发售其股份。
优势:筹集资金,吸引投资者;提升流通性;增强知名度和员工认同感;回报个人及风险投资;有利于完善企业制度,便于管理。
劣势:审计成本上升,公司需遵守SEC规定。上市后,上市公司影响力增强,路演和定价阶段易受券商炒作;失去对公司控制,风投等易获利退出。
扩展资料:
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IPO融资案例达71起,融资金额140.12亿美元,占2010年全年总量的47.97%、27.62%。在8月至10月三个月中,赴美IPO仅土豆网一家成功,中国概念股海外IPO似已提前进入寒冬。
我国民营企业欲寻求进一步发展,走出国门,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壮大,面临诸多可见与不可见障碍,仅靠企业自身难以完全解决,需投资者及专业中介机构共同努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首次公开募股(IPO)
IPO上市,即首次公开发售股份(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指一家企业或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向公众发售其股份(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即可申请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IPO破发,即股票上市当日跌破发行价。公募:向公众发行股票。上市仅统称,学名即为公开募股(当然这中间还分巡演,即让一些大型基金公司购买股票,剩余的将放入公开市场销售,以便散户或机构购买)。
拓展资料:
IPO即首次公开发行。何为发行?即增发股票,即让新的、更多的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公司,同时给予这些投资者新的股票,允许他们以后参与企业分红。
IPO与上市常紧密相连,尤其是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前必须进行公开发行,无公开发行的企业也不能上市,因此两者几乎捆绑在一起。但从法律上讲,这仍是两个环节,公开发行在前,上市在后。IPO破发,即上市交易的股票价格低于发行时投资者投资的股票价格,跌破发行价。
参考资料:首次公开募股(IPO)百度百科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