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政策下牙齿修补费用如何报销?牙齿修复项目在医保中有多少报销比例?

补牙医保可报销额度几何

依据我国现行医疗报销政策,牙体修复费用、手术费用以及牙科治疗费用中,纳入医保报销范畴的主要包括补牙(含基本材料和治疗费用)、根管治疗、拔牙、牙周病治疗及牙龈炎等牙疾治疗费用。然而,若进行牙齿美容项目,如镶牙、烤瓷牙、洗牙、牙齿矫正、种植牙等,这些项目被物价部门界定为特需服务,不适用于医保报销。医保看牙与其他病症的报销有所不同,自费比例相对较高,通常报销比例在50%左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条例》

第二十七条:依照本条例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员工,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二十八条:个人账户用于支付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之外的医疗费用;个人账户资金不足时,由个人自行承担。

第二十九条:重大疾病住院治疗费用,按照以下规定支付:

(一)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市、县、自治县从业人员上年度年社会平均工资的9%—11%。

(二)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市、县、自治县从业人员上年度年社会平均工资的3—5倍。

(三)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由统筹基金支付,个人承担一定比例。对退休人员承担医疗费用的比例,给予适当关照。

重大疾病的范围、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的具体标准,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医疗费用的分担比例,由省人民政府确定。

第三十条:起付标准以下、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第三十一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和乙类目录的药品,其个人自付比例,由省人民政府确定。

补牙医保报销情况

法律主观:

补牙属于医保报销范围,通常报销比例在50%左右。牙体修复费用、手术费用以及牙科治疗费用中,纳入医保报销范畴的主要包括补牙、根管治疗、拔牙、牙周病治疗及牙龈炎等牙疾治疗费用。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九条: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版权声明:
作者:a351910080
链接:https://www.mlfjj.com/109698.html
来源:每日生活客户端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